【TechWeb報道】2月27日消息,《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》將于3月1日起實施,將對博客、微博客、即時通信工具、論壇、貼吧、跟帖評論等互聯網信息服務中注冊使用的所有賬號名稱、頭像和簡介進行規范。目前,各家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自查工作,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,多家互聯網企業近日已處置各類違法違規賬號6萬余個。
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,針對用戶賬號名稱、頭像和簡介信息存在的各種亂象,新浪微博處置違法違規賬號5500個,如假冒黨政機關誤導公眾的“廣東省委省政府”、“安徽省省政府”,傳播暴恐信息的“東伊運”等。
騰訊公司處置微信、微博客、QQ、空間四大平臺中違法違規賬號25836個,如假冒企事業單位發布虛假信息的公眾賬號“中國食品安全網”等。
天涯論壇、凱迪社區注銷登記違法違規賬號447個,如假冒媒體名義發布虛假新聞的“新華社”、“CCTV焦點訪談”、“人民網”等賬號。
阿里巴巴成立賬號名稱管理專項工作小組,專項治理淘寶、來往、阿里旺旺、阿里云論壇、阿里媽媽、蝦米音樂、手機助手等八大平臺用戶賬號名稱。易信、米聊、陌陌等即時通信企業承諾,按照“賬號十條”要求,推動互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,保障用戶社交安全。
2月4日,國家網信辦發布《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》,明確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不得出現違反法律法規、散布謠言、淫穢色情和暴恐信息等九種情形。對于出現以上情形的,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采取通知限期改正、暫停使用、注銷登記等措施。對冒用、關聯機構或社會名人注冊賬號名稱的,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注銷其賬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