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1日消息,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,“跨境電子商務和全球經濟一體化”成為討論的熱點??缇畴娚叹烤谷绾伟l展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?
在國內市場競爭過度激烈的情況下,電商行業到了跨出國門,影響世界的全球化元年。2014年是中外電商紛紛聚力開拓跨境電子商務部分業務的元年,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,尚未出現一家獨大占領海外市場的壟斷格局,跨境電商領域尚在初期整合期。
“以前的全球化其實是美國化。”在馬云看來,跨境電商的核心是給當地創造價值,比如給當地帶去稅收和就業,以前的思考局限在怎樣把自己的東西賣到美國去,從別人兜里把錢掏出來,現在阿里思考的是如何幫別人把東西賣到中國來。
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,進口類跨境電商潛在發展空間巨大。2013年我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超過700億元,國內消費者“海淘”消費規模同比成倍增長,特別是海外的奶粉等母嬰類、鞋靴、服飾、及個人護理等。商務部預測,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.5萬億元,年增速超30%。
細數目前與中國B2C市場有關的跨境電商企業,像天貓國際、亞馬遜直郵、京東海外購這類主要從事進口業務,而eBay、速賣通、淘寶海外等電商做的是B2C出口。從另一維度看,阿里、eBay屬于平臺模式,而京東、亞馬遜更多的是靠自營。
目前,跨境進口B2C平臺體量最大的是天貓國際和洋碼頭,后者的注冊用戶達到數百萬,PC和移動端APP“海外掃貨神奇”日活用戶7萬左右;自營B2C模式的代表是蜜淘,客戶端激活用戶近百萬;對接海外電商平臺的hai360海外購也通過 “海淘通”獲得了70萬忠誠用戶。
無論是進、出口還是模式上的差異,跨境電商的兩端都會涉及“貨從哪里來”和“貨賣給誰”這兩個方面。商品品類是否豐富,有無價格和質量優勢,目標市場的用戶基礎和消費者使用習慣等,都將在這兩端影響跨境電商的發展。
不可否認的是,跨境電商是大勢所趨,國際貿易格局將被電商玩家們重塑,前景和錢景都十分可期。未來,隨著電商平臺提供的服務日益完善,必將對一些不規范的代購市場、操作繁瑣的直購平臺和轉運公司造成沖擊。